English

愚人节谨防愚人行动

1999-03-31 来源:生活时报 ■零点调查公司 凌洪 我有话说

4月1日是“捉弄人的”(49.1%)一天,有些“有趣”(45.0%),也有些“无聊”(36.2%),还有点“啼笑皆非”(31.6%)。这是零点——搜狐近日展开了一项关于愚人节的网上调查。从受访者的学历及年龄上看,愚人节似乎更被年轻的高学历者关注。这与“愚人节”是“张扬”的西方人的发明多少有些关系。

尽管网客们对于愚人节都不陌生,甚至有的人(3.5%)早在1980年以前就已经听说,但“什么也不参与,只在一边看笑话的人”的比例高达42%,究其原因,也许是出于“愚人者必自愚”的担心。“愚人者”或“被愚者”的人大体相当的比例(均占一成左右)和32.2%的人同时扮演着“愚人”与“被愚”的双重角色的调查结果也多少应正了这一说法。

被人愚弄也好,愚弄别人也好,也许是因为主要在同学或同事(66.1%)、朋友(46.2%)之间进行,所以即便被愚弄也不会有多少人会生气(11.4%)或者“很反感,觉得实在无聊”(18.5%);相反,超过一半的人会“哈哈大笑,觉得对方聪明过人”,并且有38.4%的人在“明白过来后,会如法炮制去捉弄别人”;有21.4%的人只会“怪自己太傻,提醒自己要小心”。

研究人员根据受访者对愚人节的诸多感受,通过因子和聚类分析,将受访者划分为四种群体。绝非虚构,欢迎对号入座。

第一类属从容的旁观者,他们对愚人节“无聊”、“讨厌”、“缺德”、“崇洋媚外”的负面感受最少,但相对于兴奋型群体而言,对“兴奋”、“刺激”等感受也不多。同时表现出较少的“小心翼翼”和更多的平静。在愚人节这一天这一群体中64%以上的人“只在一旁看笑话”。理智参与型群体占本次受访者的56%。

第二类是兴奋参与型群体,他们对愚人节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多的兴奋和热情,“开心”、“刺激”、“兴奋”、“有趣”、“捉弄人”是他们的主要描述,同时也对这一捉弄人的日子表现出一定的反感。该群体中60%以上的人充当的是“愚弄别人的人”。兴奋参与型群体占本次受访者的18%。

第三类可称作小心参与型,他们提到愚人节首先反应为“提心吊胆的”和“小心翼翼的”。但这一群体中只有32%的人甘心做冷板凳,六成以上的人则小心翼翼地参与其中。这一群体占本次受访者的16%。

第四类是担惊受怕的旁观者,他们对愚人节最大的感受是“混乱的”、“啼笑皆非的”和“无所适从的”,并表现出一定的担心,他们是最少享受愚人节的乐趣与快乐的人。这一群体中的70%以上的人在愚人节中扮演的是纯粹的旁观者。这一群体占受访者的10%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